在 AI 时代,你有没有想过,AI 如何付钱?我们人类会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信用卡信息,填写卡号,CVV,有些还需要账单地址······ 快一点的扫个码就行,你会发现,过去十几年都是这么麻烦的流程没有变化。
AI 为什么需要付费呢?对于 AI 而言,很重要的是数据源,很多接口是收费的,接口收费也是未来的趋势。那么 AI 是没办法 KYC 的,总不可能给每个大模型一个身份证,或者社保号码,或者护照号码。诶,对,大家都是币圈的,应该想到,AI 可以有自己的钱包呀,可以用 U 支付。那么 x402 就是最适用于 AI 之间交互与支付的开放支付标准!
x402 协议作为一项新兴的开放支付标准,正悄然填补互联网基础架构中长达25年的空白。它基于 HTTP 协议,利用了长期闲置的 402 状态码(Payment Required),实现了即时、自动的支付功能,尤其适用于 AI 代理和 API 服务的场景。本文将全面介绍 x402 协议的起源、工作原理、优势以及生态应用,带着大家了解这一革命性技术的魅力。
1. x402协议的起源与背景
x402协议最早由 @coinbase 开发,于 2025年 正式推出。它并非一个全新的发明,而是对现有 HTTP 标准的巧妙扩展。HTTP 402 状态码早在 1997 年就被定义,用于表示“支付所需”,但多年来一直处于休眠状态,没有实际应用。x402 协议激活了这一代码,使其成为一个通用的支付标准,允许任何 web 服务或 API 在提供资源前要求支付。 这一创新解决了传统支付系统的痛点,如需要注册账户、OAuth 授权或复杂签名等繁琐步骤。
x402 的设计初衷是针对互联网原生支付,特别是为 AI 代理和自动化系统量身定制。在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时代,x402 支持稳定币等数字资产的即时结算,无需中间人或协议费用。 它是一个链无关(chain-agnostic)的协议,能够兼容Solana、Ethereum等各种区块链网络,这使得它在onchain商务领域备受关注。
2. x402协议的工作原理
x402协议的核心在于将支付无缝集成到 HTTP 请求中。当客户端(如浏览器、AI代理或应用程序)请求一个资源时,服务器可以返回 HTTP 402 响应,指示需要支付。 客户端随后通过协议指定的方式(如加密货币转移)完成支付,一旦验证成功,服务器即提供请求的内容。
具体流程如下:
-
请求阶段:客户端发送 HTTP GET 或 POST 请求。
-
响应阶段:如果资源需付费,服务器返回 402 状态码,并附带支付细节(如金额、接收地址)。
-
支付阶段:客户端自动处理支付,使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即时结算。
-
验证与交付:服务器验证支付后,立即交付资源。
这一过程无需用户干预,特别适合 AI 代理的自主支付场景。 例如,一个 AI 模型在调用外部 API 时,可以直接“付费”获取数据,而无需预存 API 密钥或订阅。
x402 强调权限 less(无许可)和零协议费的设计,确保任何开发者都能轻松集成。 其开源性质也促进了社区贡献,目前已在 GitHub 上可用。
3. x402协议的优势
相比传统支付系统,x402 协议带来了多项显著优势:
-
即时性与自动化:支付在几秒内完成,支持AI代理的无缝操作。
-
简便性:无需账户或复杂设置,用户或代理只需钱包即可支付。
-
安全性与去中心化:基于区块链,减少了中心化风险,并支持加密货币的匿名性。
-
通用性:适用于各种场景,从API调用到内容订阅,再到微支付。
4. x402 生态
x402 正在快速形成一个横跨 AI、区块链与去中心化基础设施 的全栈生态系统。根据 @henloitsjoyce 的整理,从底层协议到消费级应用,x402 的生态版图涵盖六大核心领域:
- 链与协议层:整合了以 @SuiNetwork、@BuildOnBase、@0xPolygon、@avax、@eigenlayer 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合约与扩展层,为生态提供安全、高性能的计算与验证基础。
- 基础设施与开发工具:包括 x402、@medn_finance、@crossmint、@fluora_ai、@EmberAGI等项目,形成支持 AI Agent、支付系统、跨链通信及开发框架的工具矩阵。
- 消费应用:从 @heurist_ai、@snackmoneyapp 到 @AnchorBrowser、@proxy402xyz,这些应用展示了 AI 与链上经济结合的用户端场景——可编程支付、去中心化社交、AI 浏览器与内容创作平台等。
- 身份与访问层:围绕 @cred_protocol、@pieverse_io 与 @Cloudflare 构建链上身份、合规认证与隐私访问体系,为 AI Agents 与用户交互提供可信身份层。
- 钱包与支付:@coinbase、@circle、@Alchemy、@crossmint、@Visa TAP 等接入节点使得 AI 与 Web3 的金融流通更加顺畅。
- 索引与数据层:@x402scan、@zytedata、@itsgloria_ai 等数据引擎负责为整个生态提供实时数据索引、内容分发与 AI 数据检索能力。
整体来看,x402 生态不仅是一个单纯的 Web3 网络,而是一个以 AI 驱动的去中心化计算网络。它将应用层、协议层与数据层打通,推动 “AI 经济体” 从实验阶段走向真正的开放式互联。无论是构建智能体、发行链上资产,还是连接现实世界数据,x402 都在试图定义 AI × Web3 的下一代基础设施标准。
5. x402 热点项目分析
接下来带大家分析两个热点项目:PayAI 和 KiteAI
Kite AI:AI代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层
Kite AI @GoKiteAI 是首个用于人工智能支付的稳定币区块链,打造智能体互联网的基础交易层,为自主智能体提供统一的身份、支付与治理基础设施。
核心特性:
-
EVM兼容:支持现有以太坊工具和开发框架
-
低成本交易:每笔交易费用低于0.000001美元
-
亚秒级确认:针对AI工作负载优化的高吞吐量
-
PoAI共识:创新的”归因智能证明”机制,确保公平激励分配
Kaite AI 团队实力雄厚。核心创始人,Chi Zhang(CEO)毕业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AI博士,前Databricks核心数据产品负责人,在AI系统和区块链领域经验丰富,Scott Shi(CTO)毕业自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-香槟分校和浙江大学,PoAI技术发明者,曾联合创立ZettaBlock,在以太坊、Polygon、Cosmos等区块链技术方面具有深厚 expertise。
Kite AI 背靠 Paypal 投融资历程非常有实力:
-
种子轮(2023年8月):1500万美元,由General Catalyst领投
-
A轮(2025年9月2日):1800万美元,PayPal Ventures和General Catalyst联合领投,累计融资达3300万美元
-
战略投资(2025年10月27日):Coinbase Ventures战略投资,推进x402协议集成
PayAI Network:AI代理商务的实时支付解决方案
@PayAINetwork 是建立在 @solana 上的开源去中心化平台,专注于 AI 代理之间的自主协作和微支付执行。该平台集成ElizaOS、libp2p、IPFS等技术栈,为 AI 代理经济提供 24/7 不间断的服务市场。
技术架构:
-
ElizaOS框架:支持AI代理的插件式集成
-
libp2p网络:实现代理间的点对点通信
-
IPFS存储:去中心化数据存储和任务输出
-
x402协议:支持从0.01美元起的亚秒级支付
在 PayAI 的官网,就可以尝试 x402 的支付方式,点开链接,跳出界面,连接钱包授权即可~
6. 总结与展望
在过去的二十八年里,互联网一直缺少一个原生的 “支付层”。我们创造了万维网,却始终无法在信息自由流动的世界里实现价值的自由结算。HTTP 402 被遗忘在标准文档的角落,仿佛是未来的伏笔,直到 x402 的出现,才让这段未完成的句子重新被读完。
历史证明,真正改变世界的从来不是炫目的技术,而是那些重塑激励机制与价值流动方式的发明。HTTP 让信息流动,比特币让价值上链,而 x402 让价值自动流动。它或许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世界,但它正在重构互联网的底层逻辑。
当 AI 能够自主完成支付,算力、数据、模型与算法之间的能量交换将实现自动化。每一次推理、每一次 API 调用、每一次模型微调,都会成为一次有价的经济行为。人类社会第一次拥有了一个能够自我运行的数字经济系统,一个由机器驱动、却以人类价值为导向的体系。
当下的我们正站在一个全新范式的门槛上。AI 负责生产,区块链负责确权,x402 负责结算。在这三者的交汇点上,一个由智能体共创、共享、共治的自主经济体正在成形。
x402 不只是一个支付协议,它是智能世界启动经济自转的第一声心跳。

